【研究进展】彭少麟教授团队用宽度来解释道路对森林影响的机制

  自然保护区内道路的生态效应是保护生物学最关注的生态学问题之一。一方面管理与利用需要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道路产生的负面效应引发大量研究的关注。保护区内是否应该修路,如何修路一直是当前最具争论的科学问题之一。本研究选择了从北到南六个森林内不同大小的道路,评估了道路大小对植物和土壤的影响。并使用“形状依赖模型”来解释道路对森林影响的机制。研究发现,道路大小存在着决定道路效应的阈值,道路的大小超过高阈值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影响,而超过低阈值并没有产生负面干扰。因此,保护区中道路的修建要考虑两个阈值的大小。研究结果为保护区的管理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关结果发表在景观生态学旗舰刊物Landscape Ecology(IF2019 = 4.992,https://doi.org/10.1007/s10980-019-00930-8)。周婷副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彭少麟教授和周婷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广州市科技计划 “珠江科技新星”项目等资助。
 

1
森林道路效应的“形状依赖模型”